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为道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89|回复: 14

转:浅谈推头【转向不足】与甩尾【转向过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为道友

x
本帖最后由 fbh57700 于 2014-3-22 23:10 编辑

转:浅谈推头【转向不足】与甩尾【转向过度】。留着学习!
无论你是看我们的驾驶与测试报告或者与朋友聊车时,总会或看或听或说到两个名词——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单从字面我们就不难看出这两个名词和车辆过弯有关系。没错,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还非常密切,弄明白这两件事会对我们开车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是安全。我们知道严重的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最终都会导致车辆失控,所以知道它们的成因和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事故。其次,在以后的几节课中我们要讲一些高级驾驶技术,这些理论知识是后面的基矗好了,正式开始上课,严肃点儿:)
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1.什么是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
转向不足翻译成英文是understeering,俗称推头。表现为车辆在弯中的实际转向角度比前轮的转动角度小,也就是前轮出现了向外侧的滑动。转向过度翻译成英文是oversteering,俗称甩尾。表现为车辆在弯中的实际转向角度比前轮的转动角度大,也就是后轮出现了向外侧的滑动。
转向不足【推头】:

转向过度{甩尾}:

受力分析
2.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的成因
产生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的因素有很多,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理解。X坐标代表附加在车轮上的车辆在转弯时由于惯性所产生的离心力,Y坐标代表附加在车轮上的驱动力,Z坐标代表合力,圆圈则代表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最大附着力。
轮胎和路面一定的情况下所产生的附着力为恒定值,离心力和驱动力的改变都会引起合力的改变。当合力大于附着力时,轮胎就会沿着合力的方向滑动。如果这个轮胎位于前轮,那么出现的就是转向不足。如果这个轮胎位于后轮,那么出现的就是转向过度。
3.前驱车一定转向不足、后驱车一定转向过度吗?
我们普遍能够听到的一种说法是前驱车的特性是转向不足、后驱车的特性是转向过度。这种说法不完全对,是一种比较片面的说法,它所阐述的是由驱动力改变引发轮胎滑动的情况。前驱车的驱动力施加在前轮,突然增加驱动力自然会引发转向不足。后驱车的驱动力施加在后轮,突然增加驱动力自然会引发转向过度。这是一种人为制造的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
而我们可以人为改变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增加离心力或降低附着力。假设用很快的速度入弯,那无论前驱车还是后驱车都会发生转向不足。又假设大力刹车的同时猛打方向,那无论前驱车还是后驱车都会发生转向过度。实际上对于量产民用车来说,不管前驱后躯,车辆本身的转向特性都是呈中性或者略带些不易察觉的转向不足。这是靠悬挂的几何角度实现的。
四驱呢?由于四驱车是由四个车轮分担整体驱动力,分配到每个驱动轮上的驱动力比前驱或者后驱车上的都要小,所以四驱车能够承受更大的整体驱动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四驱车通常要比前驱和后驱的过弯能力高。
146_114256_1.jpg
146_114418_1.jpg

评分

参与人数 1速道米 +10 收起 理由
bet008 + 10 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4-3-22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辛苦楼主
发表于 2014-3-22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坐小板凳来学习
发表于 2014-3-23 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学习学习!!!
发表于 2014-3-23 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外打轮这招太重要了。
发表于 2014-3-23 01: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好昨天和我车盲同事提到了这2个词
发表于 2014-3-23 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下。   






发表于 2014-3-23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刁钻的法系车容易瞬间由under转换成over,初学者很抓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为道友

本版积分规则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 鄂ICP备12008421号-2 )

GMT+8, 2024-11-2 17:23 , Processed in 0.12818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