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为道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炎凉

重装系统,有几天没来了,打个招呼,大家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6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快告诉我怎么做?
炎凉 发表于 2010-8-6 00:13



    我也不会。。。都是工厂在做。。。
发表于 2010-8-6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目的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
  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合以不同温度的回火,以大幅提高钢的强度、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韧性等,从而满足各种机械零件和工具的不同使用要求。也可以通过淬火满足某些特种钢材的的铁磁性、耐蚀性等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能。

淬火工艺

  将金属工件加热到某一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淬火可以提高金属工件的硬度及耐磨性,因而广泛用于各种工、模、量具及要求表面耐磨的零件(如齿轮、轧辊、渗碳零件等)。通过淬火与不同温度的回火配合,可以大幅度提高金属的强度、韧性及疲劳强度,并可获得这些性能之间的配合(综合机械性能)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另外淬火还可使一些特殊性能的钢获得一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如淬火使永磁钢增强其铁磁性、不锈钢提高其耐蚀性等。淬火工艺主要用于钢件。常用的钢在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时,原有在室温下的组织将全部或大部转变为奥氏体。随后将钢浸入水或油中快速冷却,奥氏体即转变为马氏体。与钢中其他组织相比,马氏体硬度最高。淬火时的快速冷却会使工件内部产生内应力,当其大到一定程度时工件便会发生扭曲变形甚至开裂。为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冷却方法。根据冷却方法,淬火工艺分为单液淬火、双介质淬火、马氏体分级淬火和贝氏体等温淬火4类。
  淬火效果的重要因素,淬火工件硬度要求和检测方法:

淬火工件的硬度

  淬火工件的硬度影响了淬火的效果。淬火工件一般采用洛氏硬度计,测试HRC硬度。淬火的薄硬钢板和表面淬火工件可测试HRA的硬度。厚度小于0.8mm的淬火钢板、浅层表面淬火工件和直径小于5mm的淬火钢棒,可改用表面洛氏硬度计,测试HRN硬度。
  在焊接中碳钢和某些合金钢时,热影响区中可能发生淬火现象而变硬,易形成冷裂纹,这是在焊接过程中要设法防止的。
  由于淬火后金属硬而脆,产生的表面残余应力会造成冷裂纹,回火可作为在不影响硬度的基础上,消除冷裂纹的手段之一。
  淬火对厚度、直径较小的零件使用比较合适,对于过大的零件,淬火深度不够,渗碳也存在同样问题,此时应考虑在钢材中加入铬等合金来增加强度。
  淬火是钢铁材料强化的基本手段之一。钢中马氏体是铁基固溶体组织中最硬的相(表1),故钢件淬火可以获得高硬度、高强度。但是,马氏体的脆性很大,加之淬火后钢件内部有较大的淬火内应力,因而不宜直接应用,必须进行回火。
  表1钢中铁基固溶体的显微硬度值
发表于 2010-8-6 0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目的

  淬火的目的是使过冷奥氏体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得到马氏体
  或贝氏体组织,然后配 ...
fissa 发表于 2010-8-6 00:19



    眩晕………………
发表于 2010-8-6 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材料学
这个真得认真研究的。
发表于 2010-8-6 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0-8-6 08: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了个去,不是一般的帅啊,而且还延续图文并茂的风格,赞!
发表于 2010-8-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严总动手能力太强了
发表于 2010-8-6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淬火后硬度增加不一定好。脆,容易断

我觉得主要是加强韧性,好点的模具钢应该比较好找。

LZ你的避震用得怎样?坛子里换STD的不多啊好像。

嫩那个垫片也是用钢加工的?有点重哦,用铝材偷点轻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为道友

本版积分规则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 鄂ICP备12008421号-2 )

GMT+8, 2024-11-25 07:19 , Processed in 0.0676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