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找回密码
 注册为道友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5|回复: 12

车身轻量化与传统安全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6 0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解锁更多精彩内容!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为道友

x
华商报11月2日报道 在传统观念中,同一级别的汽车越重越安全,而汽车轻量化技术却告诉我们,这未必是事实。

■轻量化改进的不只是油耗

何谓轻量化?在解决节能与环保这一汽车业最重要的命题时,当前大热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条路径,另一条路径则是轻量化技术——即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使汽车“瘦身”。
轻量化的优势其实不难理解。重量轻了,油耗必将随之降低。除了突出的节油效果,轻量化还能带来更好的操控性。由于车辆轻,起步时加速性能更好,刹车时的制动距离更短。汽车的油耗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排量和汽车的总质量,在保持汽车整体品质、性能和造价不变甚至优化的前提下,降低汽车自身重量可以提高输出功率、降低噪声、提升操控性、可靠性,提高车速、降低油耗、减少废气排放量、提升安全性。
有研究数字显示,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若滚动阻力减少10%,燃油效率可提高3%;若车桥、变速器等装置的传动效率提高10%,燃油效率可提高7%。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质量的30%,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质量上。因此,车身变轻对于整车的燃油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碰撞安全性都大有裨益。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轻量化与安全性并不矛盾

轻量化的好处不难理解,然而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车轻了,安全吗?

安全性是消费者买车最关心的问题。正因为如此,德系车、欧系车等重量较重的车型,一直以安全性在中国市场著称。而在外观、配置、油耗等方面极具优势的日、韩系车,往往给人不够安全的印象。这只是大家的认识误区吗?

对此,长安大学汽车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系主任蹇**告诉记者,汽车的重量的确与安全性没有必然联系,二者并非一对矛盾。事实上,汽车的安全性对于不同部位有不同要求。比如没有缓冲区的左右两侧,必须通过碰撞钢梁等刚性车身来提高安全性。而对于有缓冲区的前后部分,保险杠、发动机、行李箱的吸能更加重要。

车辆的安全性主要在于事故发生时对人员的保护,而不是对车的受损程度来衡量。重量大的车跟重量轻的车碰撞,重量大的车受损程度比较小,但是人员的受损程度跟吸能式车身设计,以及主被动安全配置有密切联系。现在很多车都使用下沉式发动机等,就是为了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自动下沉,不会对乘客造成伤害。

因此,轻量化技术本身并不与安全性相矛盾。真正安全的车身应该是“该刚性时就刚性,该变形时就变形”。只是在实际中,可能一些车型的“轻量”并不是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是所谓偷工减料,这样才会影响到车身安全。蹇教授认为,当前来说,重量重更安全仍会是消费者判断安全性的一个参考。

车身重量 源自造车理念不同

“由于国内消费者认识有误区,总觉得车轻了就不安全,我们也是衡量了很久才下决心对外宣传睿翼的轻量化技术。”一汽马自达销售副总于洪江坦言。这也是在轻量化技术方面拥有很多优势的日系车的集体担忧。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材料和零配件模块化促成轻量化

随着造车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的更新,轻量化在当前已经无处不在。

汽车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汽车轻量化,对于主动安全来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目前汽车广泛应用的全铝合金发动机、轮毂的普遍应用,奥迪ASF全铝框架车身等,都是新型复合材料带来的轻量化的体现。一汽马自达曾表示,去年睿翼高调上市,却迟迟不见新车。正是由于睿翼的轻量化主要通过结构设计的优化与大量采用高强度钢来实现。高强度钢的作用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车身重量,但由于高强度钢需要进口,生产工艺也有难度,因此睿翼曾推迟三个月上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6 03:58 | 显示全部楼层
■确保至少用10年德系车重量难降低

尽管今年以来许多日系新一代中高级车在C-NCAP碰撞试验中都达到了五星级标准,成绩甚至超过一些同级别的欧系、美系车,但很多日系品牌似乎更愿意淡化自己的轻量化技术。

采访中,一位日系品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轻量化是他们的优势,但是他们并不愿意给消费者“车轻”的印象,而更愿意强调自身的安全性。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副总经理于洪江也不得不费大量口舌解释——“瘦身”后的睿翼在安全性上并没有降低。

为什么德系车普遍较重而日系车普遍比较轻呢?对此,上海大众西北分销中心市场副总张建坤告诉记者,这主要是造车理念的不同。比如以大众为代表的德系车,造车理念是确保消费者至少使用“10年”,基于这一理念,大众车广泛运用了激光焊接和空腔注蜡等工艺,车身的抗腐蚀能力、刚性大大提升,车身重量自然就难降低。这种造“10年”车的理念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车辆“皮实”的要求,车辆的保值率也更高。而美系车因为本国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丰富,以前对油耗并不在乎,所以长久的造车理念都强调稳、重、大。相比之下,资源比较贫瘠的日本以油耗低著名,更看重技术和设计,因此在轻量化方面成绩更显著。

具体如何选购,消费者应根据自己的用车需求和喜好进行选择,这与轻量化技术并不矛盾。
发表于 2009-11-11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学习一下!!!
发表于 2009-11-11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是要轻
发表于 2009-11-12 00:2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来我也要上上作业了
发表于 2009-11-12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9-11-12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轻之后还要够稳!~~!~!~!
发表于 2009-11-12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要靠空动处理了,所以有些包围套件还是可以适当考虑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为道友

本版积分规则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 ( 鄂ICP备12008421号-2 )

GMT+8, 2024-11-15 22:57 , Processed in 0.0665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