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倾角
What is Camber?
外倾角是从车辆正前/后方观察,轮胎与地面垂线所成的夹角。若轮胎顶端向内(底盘方向)倾斜,称作负外倾;反之若轮胎顶端向外倾斜,则为正外倾。弯中轮胎产生的侧偏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胎体与路面间所成夹角,因此车轮外倾角对车辆的最大横向加速度(Road Holding)有很大影响。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轮胎在小幅负外倾下能够产生最大的侧偏力,尤其是在-0.5o左右。这得益于外倾推力(Camber Trust)作用,外倾推力是胎面橡胶(Tread Rubber)沿轮胎接地面向前运动时发生弹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产生的额外横向力。
为了优化弯中轮胎性能,悬挂设计师希望轮胎能够在轻微的负外倾下工作。当然这通常都是个艰巨的任务,因为底盘在弯中发生侧倾时,悬挂在竖直方向上会有一定的变形量。由于轮胎通过数根悬挂连杆与底盘相连,车轮偏转取决于悬挂连杆的上下运动,随着悬挂的上下运动车轮将受到外倾角大幅改变带来的影响。因此车轮相对其静态位置的改变幅度越大,保持理想外倾角便越困难。而民用车为了追求平顺的行驶性能,都会使用相对较长的车轮行程(Wheel Travel)和较软的侧倾刚度(Roll Stiffness),这增大了设计上的挑战,相反赛车固有的短车轮行程,高侧倾刚度的悬挂反倒让工程师不那么头疼。
理清对地外倾角和对底盘外倾角非常之重要。为了保持理想的对地外倾角,最佳的设计是车轮向上运动时,增大相对于底盘的负外倾。若在悬挂设计中希望相对于底盘的外倾角保持不变,那么车身侧倾将加大车轮相对于地面的正外倾。因此为了降低车身侧倾的影响,在车轮在向上跳动时,悬挂需要将轮胎顶点拉向车身(即获得负外倾)。
为了能够在全段悬挂行程中保持理想的外倾角以使轮胎始终处于峰值工作区间,设计师通常会将轿车的前悬设定为在车轮在向上运动时获得正外倾。此设计的目的在于降低车头相对车尾的侧偏刚度(Cornering Power,即侧偏力增量与侧偏角增量之比),这样车子便会呈现转向不足的倾向,平稳的逼近车子的物理抓地力极限。转向不足的内在特性相比转向过度更安全且更稳定,因此无疑这是面相普通大众的民用车的最佳选择。
由于大部分独立悬挂的外倾角随车轮相对于底盘的上下跳动而不断变化,因此弯中车子外倾角的大小与我们调校车子时设定的数值并不相同。然而静态设定值确是我们对外倾角做出调整时的唯一参考。对赛车而言,在静态条件下设定外倾角是非常必要的,然后还需进行测试,最后依据测试结果调整静态设定值。
确定赛车外倾角的最佳方式如下:首先在赛道上将赛车推至极限完成一定的圈数,然后立刻测量胎面(Tire Tread)温度曲线,胎体内边缘温度稍高于外边缘是较为理想的状况。然而,确保轮胎升温至合适的工作温度远比得到一条"理想的"温度曲线重要得多。因此额外的负外倾将有助于轮胎升温至其工作温度。
左上:正外倾,轮胎底部间距小于顶部间距;右上:负外倾,轮胎底部间距大于顶部间距;中:如果悬挂在变形时无外倾角的话,弯中倾斜将使车身处于严重的正外倾中,车子的操控特性将会变得非常古怪;下:战胜恐惧:悬挂在变形时获得的外倾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车身侧倾;悬挂动态外倾角的调校是悬挂调校中的魔法
重在测试
Testing Is Important
汽车制造商通常都会有推荐的最佳前束,后倾角和外倾角。这些参数都是经过大量测试得到的。不过车厂的目标可能不太切合你的竞技需要。某条赛道的最佳调教亦可能在另一条赛道上一无是处。所以最"佳"调校是由你自己决定的——这些全部来自测试和以往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