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历史上的WRC GROUP B
本帖最后由 bitter_ 于 2011-11-20 20:39 编辑1982年不仅发生了英阿马岛海战、第五次中东战争,还有一件大事就是FIA(国际汽车运动联合会)正式开启了B组拉力赛的魔盒。同时期的拉力赛分为N组(5000辆量产车)、A组(改装量产车)和B组(改装运动车型),在1982-1986年不算长的时间里,共有世界各地23个汽车品牌、45款赛车参加过FIA B组拉力赛。
其中奥迪、标致、兰西亚、福特、雷诺都成为表现相当出色的车队,更吸引了包括宝马、法拉利、奔驰、保时捷、三菱、日产、丰田,甚至斯柯达、拉达、莫斯科人等东欧汽车品牌的参与。
不过因为兰西亚首席芬兰车手Henri Toivonen(亨利-托沃宁)和来自美国的领航员Sergio Cresto(塞尔吉奥-科斯托),在1986年法国科西嘉站的意外丧生,使B组拉力赛被迫取消。
按照FIA赛例规定,B组细分为四个组别。其中自然吸气发动机排气量为4000、3000、2500、2000cc四个级别,涡轮或机械增压发动机则要除以系数1.4,分别为2857、2142、1785、1428cc,最低车重分别为1100、960、890、820公斤,轮距分别可加宽24、22和20英寸。
在传动布局、驱动形式、动力输出方面并没有任何限制,不过前置、中置发动机,四轮驱动,涡轮或机械增压发动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设计。不过一味的提升动力,并不先进的纯机械式四轮驱动系统,使赛车越来越难以控制。虽然0-100公里/小时加速已经不到3秒,但过剩的动力性能却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早在1981年奥迪就以量产的Quattro(意大利语“4”的意思)为基础,开发出了Quattro 80 A1拉力赛车,其配备的2.1升直列五缸10气门涡轮增压发动机,由量产版的135马力提升至304马力。
1983-1984年推出的Quattro A1、80 Quattro A2和Quattro A2,动力输出提升至350马力,不过基本源自于原厂车的底盘结构、比较简单的四驱系统,加上严重的涡轮迟滞,使Quattro A1赛车仅在1983年获得瑞典、葡萄牙站冠军,1984年A2系列赛车则获得了总计八站冠军。
为了增强B组拉力赛的竞争力Sport Quattro赛车诞生,配备了来自量产奥迪RS2的2.1升顶置双凸轮轴五缸20气门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输出由306马力提升至450马力,不过涡轮迟滞仍相当严重。为了提高行驶性能,不仅增加了9英寸的车宽,车体构件大量的采用了碳纤维、凯芙拉材料,轴距也缩短了320毫米。
奥迪在B组拉力赛中的辉煌,还要等到Sport Quattro S1的诞生,从外观上看Sport Quattro S1拥有很夸张的车身空气动力学套件,后置水箱设计也使车体重心分配更平衡。
经过改进的五缸发动机动力输出提升至480-500马力,还首次配备了名为Power shift gearbox的自动控制离合器变速箱,换挡时离合器完全由液压系统控制,使车重仅1090公斤的Sport Quattro S1的0-100公里/小时用时仅3.1秒。
1985年德国车手Walter Rohrl(沃尔特-罗厄尔)驾驶Sport Quattro S1获得了圣雷默拉力赛冠军,1986年法国女车手Michèle Mouton(米歇尔-莫顿)则获得了葡萄牙拉力赛的冠军。
1983年宝马汽车以动力输出提升至430马力的M1参加了科西嘉拉力赛,排气量3.5升的自然吸气M88发动机动力输出由277马力提升至430马力,车重为1150公斤。不过M1仅获得了法国里昂和昂蒂布两个分站的第二名,而且没有参加过砂石赛段的比赛。
雪铁龙于1982年开始参加B组拉力赛,不过这一年仅参加了2000毫升以下自然吸气组。首款参赛车型为排气量为1219cc的Visa trophee,其配备的XZ5X 四缸8气门发动机原厂动力输出仅64马力,在改装了双化油器之后,动力输出提升至100马力,后期排气量提升至1299cc的机型,动力输出可达150马力。
Visa Chrono II是第二款参赛的车型,配备一台XY7 四缸8气门发动机,改装双35毫米Solex PHH侧吸式化油器后,动力输出由60马力提升至93马力。
雪铁龙首款四驱车型Visa 1000 Pistes也投入了最低级别的B组的竞争,其配备的是双腔化油器版的XY7,改装两个双腔化油器后,动力输出由80马力提升至112马力。
在蛰伏了四年之后,雪铁龙于1986年进去了B组拉力赛最后一年的角逐,只不过这次参见的是3000cc以下组(2142cc增压组),这时虽然奥迪、兰西亚、标致这些强者都已经退出,但最后一位强敌福特RS200上场了。
这就是雪铁龙BX 4TC,这款车采用了克莱斯勒欧洲分厂的Simca Type 180 2.2升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同样用于标致505 Turbo,采用了前纵置发动机后轮驱动的驱动布局。
BX 4TC赛车将这台发动机的实际排气量微降至2142cc,同样使用了奥迪Quattro Sport的KKK K26涡轮增压器,最大增压值为并不算高的1.35 bar,可在7000转时输出380马力的动力,峰值扭矩在5500转时达到343牛/米,最高转速可达8000转,驱动形式也改成了四轮驱动。不过BX 4TC仅参加了三站的比赛,最好成绩是在瑞典站上获得第六,完全和今天的辉煌有着天壤之别。
1英寸=2.54厘米gochinway50;) 看造型感觉Visa Chrono就是ZX的前身gochinway05;) fissa 发表于 2011-11-20 20: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英寸=2.54厘米
记得没错的话,应该是 雪铁龙那段我看的特别仔细,,,哈哈哈,化油器部分~~~侧吸是王道!gochinway04;) bitter_ 发表于 2011-11-20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造型感觉Visa Chrono就是ZX的前身
搞个这尾翼,,,上街感觉咋样?gochinway03;) fissa 发表于 2011-11-20 20: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雪铁龙那段我看的特别仔细,,,哈哈哈,化油器部分~~~侧吸是王道!
照片上的车当时轮毂上还只是三颗罗钉,看来从那个年代开始PSA就誓言比别人少一颗的决心gochinway06;) fissa 发表于 2011-11-20 21: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搞个这尾翼,,,上街感觉咋样?
大部分司机心理肯定在想:见过2的,没见过这么2的gochinway06;) bitter_ 发表于 2011-11-20 22: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大部分司机心理肯定在想:见过2的,没见过这么2的
gochinway03;) bitter_ 发表于 2011-11-20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看造型感觉Visa Chrono就是ZX的前身
貌似Visa Chrono就是AX的前身绝对不是ZX...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