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毛球 发表于 2008-11-8 00:12

F牌后杆三件套安装的补充心得

今天下午,终于开小差去改装店把3件套换上了。
注意,没有照片,因为已经有TX公布的很详细了,只作文字补充说明。
扭力杆是非常好装的,无须多说。关键就是防倾杆,两位小师傅装上的时候两边的固定臂有角度偏差,很小,可能连防倾杆的1/3齿都不到,导致安装后左右摆臂有2-3mm的高低落差,大家起初还以为是零件加工误差,毕竟前后跳一个齿都会导致误差更大。本来就打算这么将就了,所幸一位动作慢条斯理的当家师傅过问了一下情况,就说“两头都拆下来,重新装配!”,原来这个一头30齿另一头32齿的防倾杆虽说不会装反,但是角度偏差的纠正是需要两头的固定臂反复尝试,方能找出最佳安装位的。至于有偏差的安装会造成什么后果,这位师傅只是说行车稳定性会变差,但我由此想到有的TX说后桥异响的问题,不知道和这个因素是否有关。前后折腾了两个钟头,终于收工,按照16.5cm的参数压进的扭力杆落地后就是2指左右,也正好是我所需要的。开出去试车,第一脚刹车减速、以及第一手大幅方向掉头时底盘分别传来一阵高频率的“咕咕咕咕”的声音,有点象ABS的动静,不过之无论后再踩刹车还是狂打方向就再没出现这种情况了,刚才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再次狂试车,一切正常。
至于乘驾感受,我会说比原厂杆配Bilstein后避震要好,原来的感觉反而跳,车头和车尾就像翘翘板一样的上下跳,现在是前后一致的扎实起落,开起来很有信心。

GT-R 发表于 2008-11-8 00:18

好东西~慢工出细活!

大毛球 发表于 2008-11-8 00:19

关于舒适性补充一点,就是老婆今天一路都没感觉出来车子的悬挂有什么不同。而且,除了前排,我终于又可以放心的让两男一女坐在我车的后排了。恢复了准载5人的设计指标。以前用降低的原厂杆这么开,路面稍有不平(如井盖),就能听到车底的“咯——咯——”声。

炎凉 发表于 2008-11-8 00:20

你说的咕咕响,会不会是后轮或者前轮失去抓地了?
刚刚试开小鸭子的什么都没改的,原地打满方向,加油门,速度越来越快(相对普通转弯时候的速度),然后明显感觉到前轮抓不住滑了,就像F说的好像前面没轮子了,顺画圆的切线角度滑出去,这就是推头。不过还好,绝对速度不快,松油门带点刹车就控制下来了。

换我的车,还没出现这个情况,我想象中的转向过渡后轮胎响也没出现

大毛球 发表于 2008-11-8 00:27

车轮打滑是“吱吱吱吱吱”响的,这个咕咕响都是我把车子挪上主路前,速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发生的(<30km)。而且就是两种状态各发生了一次,之后不管怎么狂开,都再也没发生了。

fissa 发表于 2008-11-8 00:31

这位师傅很仔细~有经验之人啊~~gochinway39;)

fissa 发表于 2008-11-8 00:33

原帖由 大毛球 于 2008-11-8 00:27 发表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车轮打滑是“吱吱吱吱吱”响的,这个咕咕响都是我把车子挪上主路前,速度并不高的情况下发生的(
簧到位的声音?

fissa 发表于 2008-11-8 00:33

原帖由 炎凉 于 2008-11-8 00:20 发表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你说的咕咕响,会不会是后轮或者前轮失去抓地了?
刚刚试开小鸭子的什么都没改的,原地打满方向,加油门,速度越来越快(相对普通转弯时候的速度),然后明显感觉到前轮抓不住滑了,就像F说的好像前面没轮子了,顺画 ...
嫩不是帮鸭子折腾上去了吗?

炎凉 发表于 2008-11-8 17:11

原帖由 fissa 于 2008-11-8 00:33 发表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嫩不是帮鸭子折腾上去了吗?
他是个不温不火的人,不像我们都这急,国不得过夜滴。

fissa 发表于 2008-11-8 18:38

原帖由 炎凉 于 2008-11-8 17:11 发表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他是个不温不火的人,不像我们都这急,国不得过夜滴。
所以嫩从不了政gochinway07;)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F牌后杆三件套安装的补充心得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