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ssa 发表于 2009-5-2 00:35

FIA GT1 World Championship

都是重型车哦~~谁有更多中文资料?gochinway06;)

fissa 发表于 2009-5-2 00:45

没显示?gochinway50;)

神龙富康 发表于 2009-5-2 00:56

进来瞧瞧!

j佬 发表于 2009-5-2 01:15

看样子要关心一下啊,顶gochinway34;)

KANON 发表于 2009-5-2 02:33

不太了解gochinway50;)

fissa 发表于 2009-5-2 13:29

不太了解gochinway50;)
KANON 发表于 2009-5-2 02:33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6_309:} 找~

KANON 发表于 2009-5-2 14:42


{:6_309:} 找~
fissa 发表于 2009-5-2 13:29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是不是这?

FIA-GT
FIA-GT的赛事从1997年开始正式开赛,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为基础制作而成,车重约在1100公斤,最大马力约在450-600匹,为了增加赛事可看性,而有获胜车手加重制度。

有别于先前的BPR GT赛事系列,基于降低参赛成本的考量,'99年起FIA-GT赛事取消了GT-1级组的比赛,仅限于符合GT-2规格的赛车参赛,因此先前如McLaren F-1、Porsche 911 GT1、M.Benz CLK GTR、Lotus ELISE GT1等GT1等级的超级跑车被迫离开此一赛事,仅能在利曼24小时及区域性保有GT1级组的GT赛事出赛,FIA-GT也因此逊色不少。

在GT-2组别跃升为FIA-GT的主角后,有能力角逐冠军的似乎只剩Viper GTS-R及911 GT2,战况呈现一面倒的情况,在没有其它厂队继续投入的情况下,赛事面临票房不佳的瓶颈。试想,如果WRC比赛中取消了WRCar组别,只剩下F2组的前驱车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很多精彩热闹的赛事都会因为经费的考量而走入历史。

GT耐久赛的参赛车手中,通常都是比较有经验而且平均年龄要来得大些,其中更不乏前F-1或其它赛事转战的车手还有很多是多金人士自组车队还亲自下场,如Philippe Charriol钟表的老板Philippe Charriol先生就是其中之一,与其它Lamborghini同好共同参与这项比赛

FIA GT 基本规则每场比赛赛程以500公里或3小时为度,比赛采动态起跑,车手必须具有FIA或FIA之ASN所发给的C级以上之赛车执照。参赛车必须以量产车为基础制作而成,赛车不必加装触媒转换器也不限定噪音。每一部车至少两名最多三名车手,每位车手最多只能持续驾驶赛程距离之55%,进pit换手、换胎、加油时只能由两位技师同时进行。自由练习到测时赛期间内每部车限用4套干胎,雨胎必须有超过25%之面积为排水槽。正式比赛时的轮胎使用数量并无限制,但不可使用轮胎加温器。每一站取车队参赛车成绩最佳之前两部累积车队积分。

每站完赛前五名必须接受加重,第一名加重25 kg、第二名加重20 kg、第三名加重15 kg、第四名加重10 kg、第五名加重5 kg,并以累积100公斤为上限。所加的额外配重在下一次完赛,并且成绩在第六名之外方可减重,第七名减重5kg、第八名减重10kg、第九名减重15kg、第十名减重20kg、第十一名及以后减重25kg。每次减重以25公斤为限。

fissa 发表于 2009-5-2 14:52

赛事太多~~五花八门~~搞不清楚啦!GT和GT1不知道有区别没?

KANON 发表于 2009-5-2 20:51

赛事太多~~五花八门~~搞不清楚啦!GT和GT1不知道有区别没?
fissa 发表于 2009-5-2 14:52 http://www.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确实太多,场地赛搞不明白gochinway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FIA GT1 World Championship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