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谐振的问题,大家来看看有道理不
进气谐振器是基于Helmholtz谐振原理设计的,谐振器是由3个容积不同的谐振腔组成,分别用来降低不同频率的进气噪声,当声波传到谐振器时,喉口处的气体在声波压力的作用下往复运动,由于喉口中的气体具有一定的质量,它会抗拒由于声波作用引起的速度变化;颈壁的摩擦和阻尼作用会把部分声能变为热能而消耗掉,充满气体的空腔V具有阻碍喉口压力变化的性能。当外来声波的频率与谐振器的固有频率相同的时候,就发生共振,共振时喉口处的小气柱振幅最大,运动速度也最大,摩擦阻尼吸收的声能也就越多。好了,上面是进气谐振的原理,一般进气道音频主要集中在0到500Hz之间的区域,谐振腔的设计就是找出声噪比较大的那几个频率进行降噪,不是全频降噪,所以噪声下降一定程度,一般为5dB左右。
标雪的谐振器也好,马自达的谐振器也好,都是针对某几个频率进行降噪,想当然标雪原配的谐振器是针对发动机进行设计的,效果应该更好一些,马自达的装到16V发动机上也能实现比较显著的降噪效果,在降噪这一点上可以说都达到目的了,不过是效果不同而已。
下面谈谈进气效率的问题,讲求高效进气增大发动机功率(即便是一点点),公认的改装是增大进气流量加大进气管面积简化进气管的形状,这个与谐振所要求的是背道而驰的,谐振进气管路越长越婉转谐振腔越多效果越好,这样就会产生大量的涡流,从而引起更多的进气能量损失,最起码在节气门之前的谐振不会有加强进气的效果,进气谐振,目的是降噪,自身不能加强进气增大低扭。真正能增大扭矩的是“可变进气歧管”技术,这个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进气效率受到了影响,这样也会影响到发动机的充气效率-----这个是必然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专业谐振器设计完毕会考察谐振器对发动机功率的影响,这一步是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的,做发动机改装前后外特性对比试验,用功率损失比进行评价。一般这个法规规定控制在3%以内,这个算是比较好的。
进气谐振,并不是利用谐振增加进气,是利用谐振削弱噪音,根本没有增压加强进气的效果,整体来说多了这个部件是消耗能量的,没有什么对谐振器本身提供能量进行增压等等,那所谓的会大扭矩降低油耗从何得出? 涡轮增压是利用发动机废气的能量,加大扭矩同时还会消耗大量燃油就是增加油耗。如果装了进气谐振,低速扭矩增加了油耗降低了,那为什么还要涡轮增压呢?这么好的事,专业的汽车生产厂商会不知道?有一利必有一弊,看如何均衡了。 因为要自制进气,加大管路横截面积,所以按照上述逻辑,不能保留谐振腔。 gochinway39;) fissa 发表于 2011-6-22 2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大,我的刹车~~~~~~~~~~你上了剧毒,还是把吸剩的留口给我赛。
我的300mm四活塞啊 escocn 发表于 2011-6-22 20: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F大,我的刹车~~~~~~~~~~你上了剧毒,还是把吸剩的留口给我赛。
我的300mm四活塞啊
没看到我给嫩的留言:
http://chinway.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904 哦,我就说风箱怎么设计的如此复杂,原来是降震啊……学习了,感谢LZ分享~~gochinway34;) isuka 发表于 2011-6-22 2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我就说风箱怎么设计的如此复杂,原来是降震啊……学习了,感谢LZ分享~~
正好偶可以利用原来谐振腔的部位来设计,不错的地方。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