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排气管的通畅程度,也即是大家所熟知的「回压」一词,或可称背压、反压,简言之它就是排气管内部的阻力。。。
文二:对后一波气浪就会形成一个负压力,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回压。。。
一说 正压力,一说 负压力!gochinway30;) 不过都有一些道理,就可能要考虑两种情况的共同作用,继续迷糊中。。。gochinway30;) 我觉得排气管,实践比理论重要~~~
为什么大家愿意购买名牌~~因为那是多少年多少万根排气管制造的经验积累....才能达到的境界.gochinway12;)
其实最简单还是赛场用的gochinway03;) 最好有座舱内手动切换回压方式的排气!上高速调到直排,普通道路换成回压! 继续转:
排氣部份的效率一般可用Back Pressure(回壓)來作一個基本解說。構造上彎彎曲曲的排氣管,在設計時除了必須符合車底的空間,更重要的是系統回壓也必須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簡單的說,保守的回壓有助於引擎低轉速扭力的輸出,相對的,較低回壓則有助於引擎高轉速馬力的輸出,不過在低轉速卻會有比較不理想的扭力輸出。因此為了兼顧低轉速扭力與高轉速馬力,目前已經有不少車廠研發出排氣回壓可變裝置,這是一套利用閥門與真空控制來改變排氣回壓的裝置,讓排氣系統內的閥門可以在特定轉速區間開啟或關閉,以調整出最適於引擎出力的回壓,如此便能克服過去設計排氣系統的兩難問題,並已成為目前性能取向車輛排氣系統設計的新趨勢。
Honda Integra Type-R所使用的排氣系統中,消音筒內部就設置了可控制的閥門,一旦轉速超過5000rpm閥門便會開啟,以配合VTEC系統對於提升引擎動力的助益。 今天把“双子星”拆下来的ABG的S鼓给装上了,
之后“上校”的307 2.0原车尾鼓也到了,
正好包括原车尾鼓一共三款对比试用一下,
看看到底有哪些特点,扬长避短。
刚换上S鼓开了20公里,高速5公里,市区15公里
对比原车尾鼓的感觉是:(最高时速120公里,最低时速0公里)
车和油门有些变轻,转速越高越明显,有种希望继续往下踩的感觉
原车的尾鼓真是“回压保守”型的,主要照顾了中低转速区域
这只S鼓在起步和低转阶段没有感觉出和原车的明显区别
从2000转开始到5000转,效果是线性增长的变化
基本可以定位为--对3000以上转速有主要需求的用户
S鼓的特性是基本不丢低扭,把平衡点向高转速区域推进了一些
所以建议“7906”根据自己需要设计自己的排气系统
这款不锈钢的S尾鼓在原车头中两段之后,显得噪音不张扬。
当然,声音还是要比原车的大了些,这是必然的
几天之后就轮到“上校”那只原车2.0尾段
我比较期待......待续
[ 本帖最后由 双刃剑 于 2008-10-14 14:17 编辑 ]
回复 16# 双刃剑 的帖子
看来就是单装尾鼓对于噪音来说不明显! 单装芭蕉,噪音也不明显gochinway06;) 我进气终于改了gochinway16;) gochinway16;)下一步准备上后碟、底盘gochinway09;) gochinway09;) 原帖由 双刃剑 于 2008-10-14 14:15 发表 http://chinway.com.cn/bbs/images/common/back.gif
今天把“双子星”拆下来的ABG的S鼓给装上了,
之后“上校”的307 2.0原车尾鼓也到了,
正好包括原车尾鼓一共三款对比试用一下,
看看到底有哪些特点,扬长避短。
刚换上S鼓开了20公里,高速5公里,市区15公里
...
gochinway34;) 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