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曝光控制
关于曝光控制(或补偿)中“挡”或“级”的概念,这个词经常出现在对曝光控制的讨论中,如“增加(减少)一级(或一挡)曝光”。这个概念来源于传统机械相机和镜头。传统相机的快门速度通常标识,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镜头光圈刻度通常标识及定位....2.8;3.5;5.6;8;11;16;22.....在中间还有半挡定位在快门速度固定的条件下,每增加(或减少)一挡光圈,曝光时的曝光量增加(或减少)一倍,同样在光圈固定的条件下,每增加(或减少)一级快门速度,曝光量也相应增加(或减少)一倍。这就是“挡”或“级”的概念的由来。很容易地我们可以理解,F8,1/125秒的曝光组合的暴光量等同于F11,1/60秒或F5.6,1/250秒曝光组合的曝光量。 这种等同关系在摄影中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倒易律”,当出现小光圈长时间曝光,如长于1秒的曝光时(或用很高的快门速度曝光时),这个规律不起作用,叫倒易律失效,通常这种情况不在讨论范围内。由于受机械工艺的限制,绝大部分镜头光圈和相机的快门都是这样设计的。所谓增大一级(挡)或减少一级(挡)曝光指的是在这些值之间的调整。 例如经过测光应该用F11,1/125的暴光组合正确曝光,出于某种需要,调整为F8,1/125,或F11/60,称之为增加了一级(或挡)曝光,反之亦然。当需要调整半挡曝光时,通常是通过调整光圈的半挡设置(传统镜头的光圈环上通常有半挡定位)来实现的。所以传统机械相机的曝光调节的最小范围是1/2级(挡)。后来传统相机电子化后又增加了感光度设定功能,有了ISO50,100,200,400等设定,(在同等曝光组合条件下,ISO100和200胶片的感光速度差一倍,200和400之间差一倍)这种设定首先是为了在使用不同ISO值的胶片时,相机的测光系统能够正确测定暴光量,同时由于100和200,400之间还有细分设定,也可以通过调整来“欺骗”相机,起到进一步调整曝光量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现代数码相机中,由于大量应用了电子技术,快门速度打破了这个限制,光圈数值也打破了这个限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出现诸如光圈F3.2;6.3;7.1;快门速度1/80;1/100;1/320等等数值,这样的好处是使得曝光控制更加精确。同时带来的问题是这种数值实际上并不符合传统相机“级”或“挡”的概念。 即不一定能形成完整的倍数关系。后期在传统相机上又增加了曝光补偿调整(EV)调整的功能,进一步方便了对曝光的调整,这一功能在数码相机上延续了下来,EV调整功能通常在正负2EV之间,1/3挡调整。EV每增加(或减少)一挡,暴光量相应增加(减少一倍)。这种“挡”或“级”的概念是按传统相机的曝光组合的“级”或“挡”延续下来的。需要注意的是由于EV补偿仍然延续了传统相机“挡”或“级”的概念,所以当数码相机的暴光组合不在传统相机的曝光组合数值上时,调整EV补偿,我们只能大概得出曝光量增加了或减少了的概念,而不能准确判断出所增加的量。如出现F8;1/125秒组合这样的情况时,调整曝光补偿+1/3EV,我们可以判断出在确定的曝光量的条件下增加了33%的曝光量,当数码相机出现F7.1,1/160秒的情况时,做同样的暴光补偿调整,我们只能判断出增加了1/3级,但是相对于这个曝光组合不一定是增加了3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