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木和风 发表于 2010-3-12 01:39

"道"

练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问道无馀说,云在青霄水在瓶.

鼎州李翱刺史向药山玄化问曰:“如何是道?”
药山以手指上下,曰:“会么?”
守曰:“不会。”
山曰:“云在青天水在瓶。”

青木和风 发表于 2010-3-12 01:41

放下

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
“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说罢,把少女背了起来。
过了浅滩,他把小姑娘放下,然后和师弟继续前进。
师弟跟在师兄后面,一路上心里不悦,但他默不作声。晚上,住到寺院里后,他忍不住了,对师兄说:“我们出家人要守戒律,不能亲近女色,你今天为什么要背那个女人过河呢?”
“呀!你说的是那个女人呀!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到是在心里把她背了一路?”

青木和风 发表于 2010-3-12 01:45

求人不如求己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同游灵隐寺,来到观音菩萨的像前,佛印禅师合掌礼拜。
  忽然,苏东坡问了一个问题,“人人皆念观世音菩萨,为何他的手上也和我们一样,挂着一串念珠?观世音菩萨念谁?”
  佛印禅师:“念观世音菩萨。”
  苏东坡:“为何亦念观世音菩萨?”
  佛印禅师:“他比我们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

青木和风 发表于 2010-3-12 01:54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是干什么的?”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fissa 发表于 2010-3-12 03:44

善哉!善哉!

maxfree_gz 发表于 2010-3-12 11:06

本帖最后由 maxfree_gz 于 2010-3-12 11:07 编辑

{:6_331:}

我的道行还很低的

小塘神马 发表于 2010-3-12 12:01

我还活在七情六欲当中~~

赛纳 发表于 2010-3-12 12:59

菩提本无树,眀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fissa 发表于 2010-3-12 17:54

想过去是挂碍,想未来是妄想,想当下是执著,不想落空亡,想什么?

向前方无进路,向后方无退路,脚底下无立点,不走落断灭,哪里去?

道得出掌你嘴,道不出敲你头,滑过去迁你单,速道,速道!

fissa 发表于 2010-3-12 17:54

1、《速道》和《乐道》分别是五世班禅大师和四世班禅大师就《菩提道次第广(略)论》的所缘(就是要点)而总结的观修方法。也就是说,是菩提道次第的串修方法。异常的殊胜,这个就不言而喻了。一般而言,《速道》稍详细一些,《乐道》稍略一些。也有说《速道》是对《乐道》的解释与开演,但是我没有详细学过,所以不敢说一定是不是这样。

2、由此可见,其皈依境基本是一样的,有些不同, 也是因为观修上的方便以及传承上的不同。本质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因为所依的经典为宗大师之《菩提道次第广(略)论》。

3、皈依境与上师供资粮图肯定是同一体性,也就是同一性质。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上师与三宝本来就无二无别。但是就其用度上则略有不同。皈依境是侧重于皈依、求加持部分的修法,其他内容则主要是在缘起上做一些处理;而上师供则是一个完整的显密兼备的修行方便,直接可以完备地修行从显到密宗的全圆道次第,极其殊胜。总之,一切佛法在体性上均无差别,只是根据化机不同而有次第之分。至于上师供资粮田与皈依境的区别,则是因为经文的内容不同而有区别。
不妥之处,由其他师兄们补充。再说一点,以后再莫叫大德了,这里版主胆子小,一说大德,吓的没有人敢应答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道"


速道改装车社区论坛所有帖子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转载文章请注明作者及出自"速道性能车改装车网(http://www.chinway.com.cn)",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原作者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2007-2020 速道性能改装车网